孩子偏差行為?因而養育是關鍵

2011072710:00
◆ 研究:半歲前養育可改變基因對壓力反應

中央社 2008.09.21

(中央社記者張蕙燕亞特蘭大二十日專電)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,基因對幼童處理壓力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,但是在嬰兒半歲前的養育照顧,對改變孩子基因反應壓力的能力,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這項研究是由多所美國東部大學學者共同完成的報告,刊登在兒童發展研究學會出版的最新一期「兒童發展」期刊中。

研究將一百四十二名分別是三、六、和十二個月大的嬰兒,放在與母親分離的環境中,測量他們面對壓力時,心跳受到迷走神經這種副交感神經影響。

據指出,迷走神經在心情平靜時,扮演著有如心臟的煞車系統。當人們身處的週遭環境突然變化時,這個煞車系統便會撤離,以便讓心跳加速,如此身體迅速反應外來環境的挑戰。所以嬰兒遇到環境變化時,應自動降低迷走神經煞車,如果這項功能不佳者,長大後容易出現行為偏差。

研究學者還進一步檢驗這些嬰兒的基因DNA,與多巴胺接受器之間關係。在此同時,評估嬰兒母親的行為敏感度高低,並透過錄影觀察嬰兒與母親同處時的互動情形。

據了解,多巴胺可以幫助人們「從錯誤中學習」,而有缺陷的基因,會影響多巴胺停留在多巴胺接受器,進而影響接受器執行的工作。當基因有缺陷時,腦中多巴胺不能發揮適當的作用,使得這類嬰兒成年後多具有攻擊性、耽溺毒品或賭博等負面的偏差行為。

研究結果發現,嬰兒半歲之前,基因與被養育方式同樣都與嬰兒腦部發展出規範壓力反應密切相關。也就是受到照顧的嬰兒,即使擁有會導致偏差行為的多巴胺基因,也能夠有效控制對壓力的反應。至於十二個月大的嬰兒,即使被母親高度關注,嬰兒的多巴胺基因對壓力反應則不明顯。

這份報告指出,研究結果說明雖然基因對壓力的生理反應,扮演重要的角色。但是父母以及照顧嬰兒人們的養育行為等累積而成的外在環境經驗,也能夠對遺傳到未來會導致偏差行為基因的嬰兒,在生理成長初期,展現極為重要的正面影響力。

在當前科學界流行遺傳基因決定一切的今天,這項研究結果強調,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生理反應,決非單一的先天遺傳或後天因素決定,而是兩者均缺一不可,因此父母絕對不要輕忽自己對孩子的養育。

※ 靈長類動物就是需要長輩的照顧,相關報導:

* Early Parenting Plays Key Role In Infants'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Stress
http://www.sciencedaily.com/releases/2008/09/080916100928.htm

* Gene–Environm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 Vagal Reactivity: The Interaction of Dopamine and Maternal Sensitivity
http://www3.interscience.wiley.com/journal/121410246/abstract


Cathi Propper, Ginger A. Moore, W. Roger Mills-Koonce,
Carolyn Tucker Halpern, Ashley L. Hill-Soderlund,
Susan D. Calkins, Mary Anna Carbone, Martha Cox
Child Development, Volume 79 Issue 5, Pages 1377 - 1394
doi: 10.1111/j.1467-8624.2008.01194.x

* 鼓勵代替責罵 過動兒出奇才

【聯合報╱周彥廷/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】 2008.09.20

有一群特別的孩子,總是精力充沛,彷彿永遠有用不完的能量,上課時無法安靜聽課,往往打擾到別人;外來的事物特別容易吸引他們目光,因此他們無法專心持續某件工作,老是忘東忘西,交代的工作或作業永遠做不好。

正因如此,他們常被責罵,在學校被視為壞學生,其實這些孩子未必真的調皮頑劣,而可能是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,即俗稱的過動症。

不過,孩子很皮、不聽話,不一定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患者,要確診這種疾病,必須符合三大準則:注意力不足、過動及衝動。

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包括:1、粗心大意,在學校課業或其他工作常不注意細節、容易出錯。2、無法持續注意做某事。3、心不在焉,常有聽沒到。4、無法遵照指示完成工作。5、無法自我安排工作。6、逃避或排斥須專心的工作,譬如寫功課。7、常掉東西。8、易被外界吸引而分心。9、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。

而過動及衝動的症狀包含:1、在座位上玩弄手腳或不好好坐著。2、在要求坐著的場合時會離席。3、不該坐立不安的場合,會爬上爬下或跑來跑去。4、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。5、像個馬達小子,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。6、話太多。7、喜歡搶答,老師問題還沒問完就回答。8、不喜歡排隊或輪流。9、喜歡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話。

如果上述症狀至少出現6項以上,且持續超過6個月,而且症狀是在學校、工作或家裡等至少2種以上環境出現,並有明顯證據造成社交、學習或就業的障礙,就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。但須注意,診斷時應排除有廣泛性發展障礙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異常、情緒障礙。

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治療包括藥物及非藥物。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是中樞神經刺激劑,約八成左右的患者會有效果。非藥物治療則包含心理治療、行為治療等,有人認為感覺統合治療也有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,這些孩子常合併有其他衍生問題,包括情緒障礙、人際關係不良、學習障礙等,也應妥善處理。

本屆北京奧運,美國游泳選手費爾普斯創紀錄拿下八面金牌,他小時候也曾被診斷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,但經過藥物治療,再加上母親花費許多心力與孩子相處溝通,發現他游泳的天賦,原本的頑皮小子才能成為今日的運動界奇才。

對於這些精力旺盛的孩子,除了藥物治療外,多花時間瞭解他們,寬容體諒但不縱容,以鼓勵代替責備,幫助他們在學業及人際關係上克服先天的困難,人人都能發掘出獨特才能,重拾信心,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。